外媒评《河边的错误》:极具复古质感的黑色电影,以个人疯狂揭示深层社会图景
第76届戛纳电影节“一种关注”单元入围华语片《河边的错误》剧组photocall
由青年导演魏书钧执导,朱一龙、曾美慧孜等主演的悬疑犯罪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昨日在第76届戛纳电影节“一种关注”单元首映,这也是本届戛纳亮相的首部中国入围片。
(资料图片)
搜狐电影独家专稿(编译/耷子 来源《好莱坞报道者》《每日银幕》等)
这是一部带有复古质感的黑色电影,包裹在碎裂的赛璐珞和旧磁带中。《河边的错误》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,讲述了一个痴迷的侦探为搜捕一个连环杀手,而陷入了漫长且难以捉摸的过程,这个事件也让人窥见了一个小镇所隐藏的大量秘密。
《河边的错误》的编剧和导演是魏书钧,本片是他三年内连续第三部在戛纳首映的作品,前两部分别是《野马分鬃》和《永安镇故事集》。与其说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惊悚片,不如说是一部向黑色电影致敬的解谜片。
它提醒我们,在过去,另类叙事视角和带有复杂性的故事,推动了电影的发展。它让人想起让-皮埃尔-梅尔维尔(法国黑色电影导演,擅拍罪案题材电影),以及《唐人街》和《杀人回忆》等经典名作。但更重要的是,它描绘了一段时期内人们所经历的压抑的生活状态。
有一些人的生活与马哲(朱一龙 饰)产生了关联。马哲是镇上刑事调查部门的刑警队长,按照影迷的审美偏好,这个部门被搬到了一座废弃的电影院,马哲的办公室就在放映室里。这里的设置,类似于《龙虎少年队》中,主角们用电影院取代了教堂。
对于一个发生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的故事来说,这里是一个合适的总部,当时的技术手段有限,而照片或录音都是你可以用手操纵的东西。这两种媒介都在马哲寻找凶手的过程中提供了关键证据。凶手一直在当地的河岸徘徊,留下了几名受害者,包括一位老妇人、一位被遗弃的诗人和一个无辜的小男孩。
魏书钧和联合编剧康春雷根据余华的原著小说改编了这个电影剧本。尽管影片中有可怕的谋杀,但影片最初的基调却是相当轻松的。马哲和身边的“启斯东警察”们(美国喜剧片创始人麦克-塞纳特创造的一种特定警察人群)更喜欢调情或是打乒乓球,而不是做任何真正的警察工作,影片最初的桥段里融合了一些敏锐的社会喜剧元素。
但随着对案件调查的逐步深入,马哲自己的执念越来越重。他跟踪了一个主要嫌疑人,人们只知道他是“疯子”,此人与第一个受害者有联系,一直在逃离中。马哲还不断追踪着其他线索,在无意中了发现他所在社区的一些隐秘真相,比如,两个诗歌爱好者之间有着婚外情,还有一个变装发型师试图向公众隐瞒的自己身份。
如果说《河边的错误》里的多起杀人案件是故事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,那么它们最终就像麦高芬一样,揭示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更深层的社会图景。当马哲的个人生活面临冲击——一个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孩子即将出生时,阴影被放大了,这也导致这位刑警队长和他怀孕的妻子白洁(曾美慧孜 饰)之间产生了很多摩擦。
马哲越来越迷失方向,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恐惧和羞愧——他正在追捕的那个“疯子”,难道和他未来的孩子不一样吗?在这里,魏书钧敏锐观察到了遵守所谓的社会规范,是如何把一些人推向边缘的。即使马哲最终抓住了凶手,或者至少是他认为是凶手的人,这都是一场痛苦的胜利——尽管他在公众面前取得了胜利,但他内心的痛苦却挥之不去。白天变成了黑夜,事实变成了虚构,梦想变成了噩梦,这个世界随着我们的视角变化而变化了。
才华横溢的摄影师程马志远(《平原上的火焰》),以一种复古的风格拍摄了这部电影,影像的美学选择与扑朔迷离的情节相呼应,并没有让影片自始至终让人紧张不安。但就像调查本身一样,随着故事的发展,《河边的错误》的意义逐渐找到了焦点,让观众凝视着刑警所凝视的深渊——就像在任何值得尊敬的黑色电影中一样,这个深渊也在凝视着他。
关键词: